那些成长的套路

勇敢者游戏:决战丛林 观后感

Posted by Redback on January 13, 2018

前言

勇敢者游戏:决战丛林 Jumanji: Welcome to the Jungle (2017)

今天晚上刚看完勇敢者游戏:决战丛林 Jumanji: Welcome to the Jungle,准备用些文字记录下我的感想。 事先说明,勇敢者的游戏前几部我都没看过,游戏也没有玩过,而且这些演员就基本不熟。所以,我的这些感想应该不会带有任何过往记忆的干扰。对,这里没有任何怀旧和情怀。 记得走出影院的时候,我对曹峰说,这显然是一部教育片。现在想想,这部影片的名字叫《成长的游戏》会更好。

换个视角,是否真的有别样的风景

我对电影的概述

瘦弱、胆小的斯宾塞,高大野蛮的冰箱,内向的女学霸,自恋的美女校花。当他们作为问题学生一起被留在观察室时,勇敢者的游戏开始了。在游戏中他们的人设和现实中的截然相反,整个游戏过程中,经历着身体上和内心不匹配产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反应。在游戏中,他们克服了自我的内心挣扎,心理也随着在游戏中的历练发生了转变,通过相互激励和合作,最终突破重重关卡,闯关成功。当他们从游戏中脱离出来,收获了友情和爱情,当然还有成长。

what??? 这就是所谓的勇敢者的游戏? 这就是所谓的丛林冒险?

这可能确实是一部好莱坞的冒险动作片,但是,我看到的是教育,冒险和游戏只是表象。关于电影对主题的表现上,我只能说差强人意。而我想说的重点也不是影片的表现水准,是有关教育片的套路。

回到上面的问题,换个视角,能否看到不一样的风景?风景肯定不一样,至于成长嘛,好像也一样。因为根据大道理: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,可以看到事情的另一面。这样我们能够体会他人,也会进行自我反思。而这种交换应该是广义的,可以是时空的互换,也可以是人设的互换,与具体的表现形式无关,因为这应该是艺术所要表达的。所以,无论是穿越,还是各种身体的互换,亦或是走入梦境。本质上都是有关成长的,当他们回到现实,会得到成长,也会对现实的东西更加珍惜。其实可以发散得更远。英雄主义电影的高潮部分总是出现在完成自己的社会学习之后;浪漫爱情的故事常常以幡然悔悟、奔向机场走入高潮;叛逆的孩子总是在社会中被撞的头破血流之后才感受到家的温暖。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在失去一切、状态清零时。除了增加戏剧效果之外,这些单一场景、固定的流程的根源在于角色得以控制自我的渴望:以某个行为,或者某种终极的思考,达到“长大”的目的。

成长中的套路

人类创造了历史和文化,而文化却产生了人成长提供了模板,我们似乎只是它的一个个实例。

你们这些老型号就爱做这些脏事,这是因为你们从未见过奇迹

我们用了整个童年来挑战和塑造自我;用了整个青春去修正和社会的关系;当我们懵懂的走入大学校园时,听学长学姐讲述着大学生活中必做的XXX件事;当走入社会,还有各种躲也躲不开的社会经验传授。这时我们必须成熟,长大,去面对接下来的挑战,好像成长也到此了。我们成熟了,那么接下来的人生是否就一帆风顺了呢?显然没有。我们不难看出,文化错误的挪用了成长和年龄的关系。而成长的过程也并非随着身体上的成熟戛然而止。

在肉体早已逃脱丛林法则的今天,”长大成人“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的融入社会。也许百万年前的基因依旧在支配我们的某些生理反应,就如同童年的阴影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。所以是时候放弃年少时的梦了。去寻找生命的各种可能,就如过明天你的一切人设都要清空,一切环境周遭都将发生变化,去拓展想象力的边界。

我们耗费了太多时间去寻找年少时的梦,最终却可耻的成熟了。当你想要去挑战、去触碰未来,却只闻到破旧的黄花残香,仿佛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。